陳氏鑑湖堂,全宜蘭縣規模最大的家廟
傳承著念祖先克勤克儉,為祖孫宜讀宜耕的精神
年代久遠的古蹟,十分的傳統淳樸,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
在後代子孫盡心盡力的維護下,保存的相當完整
仍然保有大宅氣宇軒昂的架勢
難得,這時還沒有其他遊客到訪
於是,盡情的走上走下拍照
能夠設立家廟的,大多數是地方望族
而能有資格列入祭祀的祖先牌位,通常是對家族有著舉足輕重的貢獻
家廟裡還有陳列著許多文物,值得參觀
不過胸無半點墨的我,不懂得這些文物的作用與意義
家廟戶外,草坪上散落著早期古厝的遺跡
石磨、石獅、石板...等
鑑湖堂的廣場,兩旁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石塊
是陳家子弟練武舉重的旂勇石
陳列在右邊的三面大石板
仔細一看,原來是刻有陳氏先祖姓名的墓碑
二次大戰期間,遭美軍轟炸,鑑湖堂古厝大宅因此嚴重毀損
現僅存右外護龍部份斷坦殘壁的遺跡
紅磚牆垣上保留著完整銃孔與狗洞
銃孔外窄內寬,方便架槍,抵禦外侮
狗洞則方便在入夜後放出家犬在外圍巡邏,防止盜賊入侵
鑑湖堂的正前方有一座半圓形池塘,所以稱為半月池
除了在風水上有聚財的含意,也含蓋著防禦、灌溉、消防的功能
沿著半月池周圍的步道繞著水池走
除了欣賞水池豐富的植物生態,還能見到鵝戲綠水的畫面
再繼續往前走
半月池的那方,還有登瀛書院
登瀛書院也有百年以上的歲月
書院位於稻田中,四周有圍牆環繞,是陳家的私塾,族內子弟唸書的地方
日本政府在擺厘興建機場,將用地內所有民房、廟宇強制拆除
基於對陳家的尊重,登瀛書院倖免於難,才能保存至今
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深具歷史故事
紀錄著陳氏家族拓墾的心血
參觀完陳氏鑑湖堂,抬頭望著天空
藍的很漂亮,不過,空氣中的溫度,開始滾沸
鳥兒在天空盤旋著
是此刻炎炎夏日裡,唯一的喧騰
這次沒找到陳家松園,看到落羽松獨特的氣根
只好等下回了
收集了滿滿的記憶
打道回府吧!